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长乐频道 > 正文

稻田里来了年轻人!“90后”领办合作社,“80后”上岗农机手

2024-05-13 18:29:14 作者:蒋雅琛 来源:  责任编辑:张远标   我来说两句

春耕接近尾声,绿意蔓延沃野。在位于长乐区江田镇的利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和往年不同,今年稻田中来了不少年轻人。走近他们,记者听到他们谈论的是北斗定位、物联网、气象采集器等等高新技术。他们为什么选择留在农村?他们能改变乡村吗?年轻人怎么看乡村振兴?记者走近他们,寻找答案。

稻田里来了年轻人!“90后”领办合作社,“80后”上岗农机手

郑勇坐在驾驶室内。记者 蒋雅琛 摄

“90后”领办合作社

利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100多人,1990年出生的陈颖年纪最小,却是理事长。合作社里绝大多数是种了一辈子田的“老把式”,而他小小年纪如何让大家信服?答案很简单——靠的是技术。

2014年,陈颖回到江田,接手父亲创办的合作社。当时的他还是个体育师范生,关于农业几乎一窍不通。“没事,不懂就学嘛!”陈颖干劲十足,先是在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园艺技术,后又到四川农业大学学习农学,同时也向省农科院专家、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取经,一步步摸索门道、积累经验,当初的毛头小子如今成了“土秀才”。

说是“土秀才”,其实洋气得很!在陈颖的带动下,合作社建起了大型农机库、物联网冷藏库、水稻温室育秧中心。水稻的耕、种、防、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亩产大约1300斤。马铃薯的种植也实现了半机械化,得益于不断更新品种,产量也逐年提高,今年的亩产已经达到8000斤。

通过水旱轮作,合作社2300亩土地实现了单季稻、双季稻、再生稻、土豆“两年五熟”。“马铃薯是冬种春收。这段时间工人们上午6点就到地里收土豆,然后打田,把地弄松软一点,平整以后就开始放水、插秧。只要几天时间,一片原本种植马铃薯的旱田就可以变成培育水稻的水田。”陈颖说。

“80后”上岗农机手

陈颖告诉记者,合作社里除了他以外,还有七八名年轻人,都是农机手。采访的当天,因为前一天才下过雨,不适合打田,因此这群年轻人少有地聚在一起悠闲聊天。他们之中,除了陈治耀和陈颖同龄,其余的郑勇、张坤、林魁都是“80后”。

“最近要打田、插秧,基本上一天在田里工作十几个小时。他最长纪录是在田里待了7天7夜。”林魁指了指身边的郑勇。他告诉记者,农忙、台风等特殊时期要抢收,不能离开。

年轻人在田里待得住?“我们的农机非常厉害!有空调,有DJ,待在里面一点都不无聊。”郑勇向记者展示了一个月前合作社刚刚添置的打田机。据他说,这是这个型号在福建的第一台设备,言语之中满是骄傲。打开驾驶室的门,郑勇一跃而上,打开音响。瞬间,动感的音乐好似要挣脱小小音箱一般,“冲出”驾驶室,回荡在空旷的乡村。

“现在种田和以前可是完全不同了。”1982年出生的张坤小时候经历过用黄牛犁田,这些年来他见证了农机一次次更新换代。记者了解到,合作社已置办了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30多套,今年还新增了两套。因为农机质量好、效率高,他们还为周边的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甚至把生意做到了广东。“我们通过抖音之类的平台发布信息,也有一些朋友介绍,合作社里忙完了,我们就去外地帮其他人耕田、插秧。”

两代人坚守乡村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论是陈颖还是其他年轻人,留在乡村从事农业,基本上属于子承父业。

时过境迁,父子两代的耕作方式大不相同,不过相互配合默契,干起活来也很融洽。“技术上肯定是我们好,但是说到田间管理,水怎么排、怎么引,还是老一辈厉害,经验丰富。”郑勇笑着说,他是在生产一线的农机手,父亲更像是坐镇后台指挥中心。而陈颖作为合作社的“领头羊”,也经常为老一辈的农户出主意。“比如说买化肥,他们只能记住商品名,买不到的时候会来问我,我是通过成分来判断,给他们建议。”

从这些年轻人的话语中,记者不难读出他们对自己实力的信心,不过也能感受到他们内心对父辈的崇拜。“他们能早上3点多起来,到田里兜一圈,出去吃个早饭再回来干活,我们不行,那个时候还在床上睡大觉呢!”他们都承认,老一辈有更强的责任心,更加吃苦耐劳。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或多或少对土地有特殊的感情。看到其他农户过多使用肥料,导致土地肥力下降,陈颖带动合作社从2016年开始使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让土地越种越肥。“我们得把土地保留下来。”施肥、防治、技术升级……陈颖和这群年轻人一点点改变农业,他们也希望乡村能有更多改变,吸引年轻人回到村里。“教育和医疗要改善,这是我们最关心的,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愿意带着孩子回到乡村,希望未来乡村越来越有人气,越来越有活力!”陈颖说。(记者 蒋雅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