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长乐频道 > 正文

长乐企业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早稻秧苗发芽率可达99%

2025-03-19 11:18:36 作者:蒋雅琛 王至莹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瑜辉   我来说两句

眼下是水稻育秧的关键期,在长乐区的福建雪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数字化育秧中心的自动化育秧流水线正开足马力。种子经过清洗、浸泡、拌种杀菌后,再由机器精准完成上土、覆土、叠盘等操作。不一会儿,生产线末端就摞好一叠秧苗盘。得益于数字化育秧,每个秧盘盖土均匀,育出的秧苗健壮整齐,为后续的插秧作业打好基础。

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系统性变革的新阶段。福建雪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恰是这一变化的生动体现。

记者在雪美农业看到,制作完成的秧盘随即被送入育秧大棚催芽。在智能恒温大棚内,数千盘水稻秧苗整齐排列,第一批种下的秧苗已经破土而出,嫩绿欲滴。福建雪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雪正通过手机端操作一键实现智能化控制,只见智能喷淋系统即刻洒下细密水雾。“过去育秧很费时,成活率不高,后来有了大棚育秧,但管理起来也麻烦,一间大棚内要十几个人管理。现在靠智能机器,一个人就能搞定。”他感慨,过去育秧,要先备秧田,稻种还得“浸一天,催三天”,尤其是早稻,育秧一个月,人不离田,见天抢农时,觉也睡不踏实。

如今,大棚内不仅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避免“倒春寒”对早稻育秧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温室环境调控系统,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育秧参数,为秧苗生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早稻秧苗经过20多天的培育即可达到插秧的标准,显著缩短了育秧周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发芽率可以高达98% ~99%。

“今年早稻的订单有1万多亩,我们从3月1日开始育秧,27日第一批育好的水稻秧苗就可以下田插秧了,这种模式培育出的秧苗不仅根实株壮,抗寒能力还很强。”轻抚着秧盘上绿油油的秧苗,李向雪告诉记者,这几年深耕在农业种植领域,他深刻感受到,智能化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更赋予了农业生产全新的意义。

随着智能化育秧技术的推广和秧苗质量的提升,近年来,雪美农业智慧化育秧大棚不仅为自己的合作社育秧,还为首占、玉田、鹤上、古槐、江田、金峰等周边乡镇农户提供标准规范的社会化服务,为大家全程提供早稻的选种和代育工作,不仅让农户省心省力,还确保了秧苗的优质高产,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种“数字生产力+传统农耕智慧”的融合有力推动了长乐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互促。随着5G、AI、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农业将不再是低效粗放的“面朝黄土”,而是“向云而生”的科技蓝海。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雪美农业将不断探索符合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产业数字化路径模式,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