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覆盖”到“情感联结”: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大力推动“四网共建” 打造“红心暖格”新标杆
2025-08-15 17:43:3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碧芳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长乐8月15日讯(通讯员 马妍研 林晶)“您好,这是新换的智能电表。以后居民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查电费、缴电费啦。”社区网格员小周和电力网格员小林肩并肩走在楼道里,手里的“五个一”普查表填得满满当当。这样的场景,正是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多措并举提高“网格粘性”、织就便民网的日常。 今年以来,为提升电力网格服务质效,该公司开展“红心暖格·卓越服务”提升行动,创新实践“345”工作法,聚焦“三零”网格目标,以“四网共建”模式串起园网、社网、村网、区网的协同之力,抓实“五个一”低压网格配网设备巡视及用户基础信息普查质效,将“电暖万家”理念融入网格服务每个细节,让电力服务像邻里串门般贴心、像齿轮咬合般顺畅。 园区里的“默契搭档” 长乐航空港工业园内厂房机器轰鸣,而配电房外,漳港供电所的小倪正和园区管理员老李对着图纸比划,进行施工前的再次确认。 作为省级工业园区,这里的“园网共建”早已不是新鲜事——供电网格与园区管理方就像一对默契搭档,每周碰一次头、每月查一次设备,遇到问题当场拍板。 今年3月,园区提出新增充电桩用电需求,小倪当天就叫上班组里的同事上门勘察,老李则同步协调场地、清理障碍。强化内部多专业横向协同,按照客户意愿接电时间为目标,拉动政企各方加快推进电网配套工程建设进度,让客户“早送电,早投产,早效益”。 “过去办电手续繁琐,现在你们主动上门服务,效率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快!”园区负责人握着小倪的手满意地说道。而这背后,正是“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的网格粘性在发力,让电力服务与园区发展同频共振。 社区里的“贴心伙伴” “张阿姨,我们在系统里发现您家的用电联系方式有误,前来和您核对一下。”航城供电站的小陈和十洋社区网格员老郑一起来到居民家中走访。根据公安系统“一标三实”数据,这对“社网搭档”正给客户档案进行细致的“查漏补缺”。 “老郑,你今天也跟着一起来啊。是哦,之前绑定的是我表哥的手机号,他现在没在这住了,没有办法第一时间接收到电力服务信息,挺不方便的。那你帮我更新一下,135……”张阿姨笑眯眯配合小陈更新了相关信息。 有了社区网格员的同行,电力网格员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了。老郑对邻里街坊熟门熟路:“3栋201是独居的李大爷,平时早出晚归,咱们下午再去;4栋502刚搬来新住户,联系方式得更新……”小陈则逐条比对用户信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隐患排查、信息核对一气呵成。这种“信息共享+联合走访”的模式,让各项供电的便民举措能打通“最后一米”,将暖心服务送到客户面前。 乡村里的“网格密码” 8月初,梅花镇梅新村村委会向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送来一面写着“长乐电力先锋 助力乡村振兴”的锦旗,以感谢该公司深化“村网共建”、用优质服务为村庄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如今的梅新村,墙上新换的电表箱锃亮,主干道的电线整齐划一。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背后藏着乡村电力治理的“网格密码”——电力服务与村级治理的深度融合,让每一户村民的用电需求都能被精准捕捉、及时响应。 电力网格员小吴和村支书老陈便是这“密码”的破解者,也是出了名的“黄金搭档”。老陈熟悉村里每户人家的情况,带着小吴走村串户,哪家的表箱老化、哪条线路有树障,摸得门儿清,小吴则带着专业的检测设备,两人配合着为全村980户建立了详细的“电力档案”。 如今,梅新村的电力服务已实现“一键呼叫”“一呼即应”。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通过微信群就能远程获取用电服务,独居老人家里装上了智能电表监测系统。有了561户村民完整联系方式的支撑,电力服务响应速度提升明显。这种“网格化+数字化”的服务模式,正在让乡村振兴的“电力引擎”转得更稳、更有力。 小区里的“一站式服务” “交房就能通电,还不用跑供电所,太方便了。”长乐回迁房洋厦家园的业主林女士拿着刚办好的电表过户单,对物业专属服务窗口的供电人员连连点赞。 作为“区网共建”的回迁房小区,这里供电服务与交房同步,在交房当天,电力网格员和物业一起设窗口、办手续,业主收房时顺手就能把用电业务全部办妥。 “以前业主收完房还得跑供电所,现在我们把服务点搬到交房现场。”电力网格员小冯介绍到,“物业熟悉业主需求,供电掌握专业技术,这种‘手拉手’的合作,可以有效提高网格的粘性,让居民享受到便捷高效供电服务。” 从园区厂房到乡村院落,从社区楼道到小区楼宇,“四网共建”以网格为纽带,将供电服务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连。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通过“网格粘性”不仅实现了服务的精准覆盖,更与用户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 当电力网格员成为群众信赖的“自家人”,每一度电都会带着温度。下一步,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将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榕e电·福万家”供电服务品牌建设,让电力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延伸到“心坎里”。 |
相关阅读:
- [08-14] 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全力防御台风“杨柳” 保障电力供应安全
- [08-14] 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探寻电力记忆 筑牢信仰之基
- [08-13] 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物资保障高效响应 筑牢台风防御屏障
- [08-13] 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举办“长熠吾廉”廉洁文化作品展 筑牢廉洁从业防线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