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枫桥经验”,揭秘长乐法院四个“一公里”暖心实践
2025-08-28 11:24: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碧芳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长乐8月28日讯(通讯员 陈小康)从都市巷口到乡村院落,从病房床榻到百姓家中,一个个奔走的身影,一次次上门解纷的实践,一次次化解纠纷的努力,长乐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实际行动诠释为民初心,以司法温度点亮民生期盼。 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先行调解20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000余件;依托示范诉讼机制化解系列纠纷,快审快结涉民生地产纠纷案件170余件;前移服务关口,开展上门立案、解纷10余次;深度参与综治中心运行,化解的多元解纷案例入选最高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源头防控,协同治理“靠前一公里” 长乐法院坚持把非诉讼解决纠纷挺在前面,深度参与基层综治中心运行,践行“枫桥经验”,切实源头化解纠纷。在一起提供劳动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某空调安装工人受小区某业主雇请,在某小区高层对空调机位外墙进行砸墙作业,同时另一工人在楼底为另一业主进行下水管道打孔施工作业。因楼上砸墙作业,致使墙体水泥石块坠落砸中打孔工人,造成该工人死亡,遂起纠纷。因该案涉及楼上楼下业主、楼上工人与死亡工人、小区物业等五方主体,案情复杂且争议较大。属地乡镇通过综治中心上报矛盾纠纷,向长乐法院寻求调解指导。长乐法院第一时间指派综治中心驻点法官介入调解,通过厘清各方法律地位、理顺法律关系、释明法律责任,同时列出诉讼成本、阐明诉讼风险、分析调解优势,融情于法,协同乡镇综治干部促成案结事了、五方信服。 问需于民,为民服务“最先一公里” 面对群众因行动不便导致的诉权无法实现的困境,长乐法院推出“上门立案”暖心服务。 在一起赡养费纠纷中,高龄老人因赡养问题欲起诉子女,但因自身瘫痪卧床,行动不便,遂由其亲属代为到法院了解诉讼事宜。长乐法院立案窗口干警了解情况后,主动引导其向法律援助机构寻求法律援助。同时,长乐法院启动诉讼服务绿色通道,干警携带诉讼材料与司法部门指派的援助律师共同上门,为卧床当事人耐心讲解诉讼流程,仔细了解老人诉讼请求,指导老人填写要素式起诉状,并当场见证当事人授权委托法援律师代理诉讼事宜。 部门联动,司法护航“最优一公里” 长乐法院通过与职能部门共建协同联动机制,引入专业力量,凝聚社会合力,加强司法保护力度,维护弱势群体权益。 2025年初,长乐法院接到乡镇基层治理单位反映线索,称其辖区内发生一起涉残婚姻家事纠纷,一位重度智力残疾患者母亲要求处理女儿与女婿离婚事宜。因双方矛盾尖锐,无法化解,故协请法院干警提前介入。 面对基层上报的纠纷线索,长乐法院主动牵头民政、残联等多部门共同介入、联合发力、集中协调,制定完善纠纷解决与回头看方案。各部门工作人员既引导当事人通过无民事行为能力认定程序确定新的监护人、监护人代为起诉离婚等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又联合调查回访落实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后生活保障问题,在法律框架与情理平衡中妥善化解纠纷,及时维护弱势群体权益。 上门解纷,纾困减负“最难一公里” 面对群众急难愁盼,长乐法院坚持如我在诉,切实为群众纾困解难。 在一起医患事故纠纷中,患者因急症术后不治死亡,院方与患方遂起纠纷。后死者家属与院方经多轮调解达成和解,双方一同前往法院欲签署调解协议。 长乐法院干警审查协议时发现,院方仅与死者部分法定继承人签署协议,因死者的母亲伤心过度摔伤住院、死者的女儿年纪尚幼,院方与患方签署协议时均将两人遗漏。 为妥善解纷,长乐法院办案人员主动开辟司法服务绿色通道,赶赴医院,在关切询问身体情况的同时,向死者的母亲释明权利义务;又赶赴死者老家,向死者女儿的法定监护人告知法律风险。最终,新的调解方案充分考虑每一位利害关系人的切身利益、尊重当事人意志,充满人性关怀,也为亲人过世的当事人送去心灵慰藉。 长乐法院将不断传承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靠前服务、主动下沉、多元联动、优先保障、源头解纷”的综合性工作机制,全力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司法服务传递至家门、公平正义抵达至心坎。 |
相关阅读:
- [08-21] 公司注销,钱款没退该找谁?法院:股东担责!
- [08-15] 长乐法院发布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 [08-15] 全国生态日|长乐法院在省内率先设立湿地生态矫正公益实践基地
- [08-13] 长乐法院以案说法: 因航班取消产生的额外支出能否获赔?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